2025-07-10 06:12:01 0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作业指导书(SOP):聚焦实操细节
关键要点:
仪器操作:开机校准、参数设置、维护周期(如 “天平每次使用前需进行内校,记录于《天平维护记录》”);
检测方法:试剂配制比例、步骤顺序、质控要求(如 “HPLC 检测时,每 10 个样品需插入 1 个标准品进行质控”);
规范:危险化学品使用流程、应急处理(如 “浓酸溅洒时,立即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并报告员”)。
实施流程:从编写到生效的全周期管理
组建编写团队:
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、质量负责人、检测人员,确保跨部门协作;
外部咨询:聘请 17025 咨询师审核文件框架,避免标准理解偏差。
文件编写与审核:
初稿:按要素分工编写,附 “标准条款对照表”(如某条款对应文件章节号);
内审:组织跨部门评审(如检测部门审核《方法验证程序》的可行性);
管理评审:管理层批准文件发布,明确生效日期(如 “2025 年 X 月 X 日起实施”)。
版本控制与更新:
采用 “版本号 + 修订状态” 标识(如 V1.0/0 表示第 1 版第 0 次修订);
变更触发条件:标准更新、组织架构调整、重大不符合项整改等;
作废文件回收:加盖 “作废” 章,保留至少 3 年以备追溯。
培训与宣贯:
分层培训:管理层学习体系框架,技术人员掌握 SOP 操作,行政人员熟悉记录流程;
考核验证:培训后进行笔试或实操考核,记录于《人员培训档案》。
工具与模板推荐
参考资料:
CNAS-CL01:2018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》及应用说明;
《实验室资质认定与 17025 认可指南》(可获取通用模板)。
信息化工具:
用 Visio 绘制流程图;
用 Excel 设计记录表单(嵌入公式自动计算,如不确定度);
用 LIMS 系统管理文件版本和记录归档。
实验室CMA认证的办理流程 步:建立体系:检验检测实验室建立管理体系,并有效运行。 第二步: 提交申请:检验检测实验室按要求提交实验室CMA资质认定申请书以及相关资料。 第三步:受理决定: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实验室CMA认证申请资料,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。 第四步:文件评审:评审组审查申请资料,确定是否安排现场评审。 第五步:现场评审:对提交实验室CMA认证的机构进行现场评审。 第六步:整改验收:需要时,不符合项的整改验收。 第七步:批准发证:评定,批准,颁发认定证书。 第八步:后续工作:获得实验室CMA认证后的监督和复评审。